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
书名: 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
作者: 楊海英
格式: AZW3, EPUB
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以蒙古人類學者的視角,回溯中國穆斯林的前世今生,重新理解中國西北部的民族多樣性,尋找被隱藏的「伊斯蘭中國」。
蒙古族出身的人類學家楊海英留意到這種獨特的文化構成,為了釐清這片土地上複雜的文化關係,他親自前往中國西北,走訪「伊斯蘭中國」的穆斯林族群,探索這片土地的文化內涵,呈現出蒙古與之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身為傲慢調查者的自覺
在奇蹟跟前,科學看起來幾近荒唐無稽。這片黃土高原正是宗教的棲息之地。伊斯蘭在這裡,成為中國式、黃土高原式的貧窮異鄉人,唯一的精神支柱。
回族出身的作家張承志是如此描述中國西北乾燥大地的。他稱這片黃土大地為「宗教的黃土高原」、「伊斯蘭的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上被稱為「中國穆斯林」的,包括了回族、保安族以及東鄉族。其中,保安族和東鄉族,被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蒙古國的人視為「蒙古人穆斯林」或「蒙古系民族」;在漢文文獻中,他們也很早就以「回回蒙古」或「蒙古回回」的姿態登場。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國家權威為背景,編纂的《保安族簡史》與《東鄉族簡史》,也稱這兩個集團是「以信仰伊斯蘭的蒙古人為中心,形成的民族」;這兩個民族所操的,都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言語」。
伊斯蘭之所以能朝東方世界擴張,乃是承襲蒙古帝國對外擴張的遺緒,這種看法如今已成為學界的常識[5]。我雖然是蒙古人,卻不是一個我族中心主義者;我沒有把這種學界常識當成民族榮耀來看待,也不打算過度美化過去的大蒙古帝國。只是,我從以前開始就有種情懷,想好好調查一下東方穆斯林社會的實際狀況。
我在這次的調查中,試著對保安族與東鄉族的知識分子、宗教菁英說:穆斯林社會之所以誕生在中國這樣的東方世界,其實是蒙古帝國的遺產之一。這樣嘗試的原因是,因為歷史和民族形成與起源認知有著直接關係。結果我確認到,他們對蒙古帝國與伊斯蘭的關係擁有相當多的知識。甚至有好幾個人不等身為調查者的我開口、光是知道我是蒙古人,就直接說「我們的祖先是蒙古帝國時代過來的」、「我和蒙古人是親戚」,對我坦然打開心房。被稱為蒙古的集團,以及被稱為「蒙古人」、現在活生生的人們,不管面對什麼事情,都脫離不了用歷史來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