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

书名: 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
作者: 陳健民
格式: AZW3, EPUB

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是社會學者陳健民在入獄服刑期間寫下的手記。 他被香港政府認定為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的其中一位領導人,於2019年4月24日被判入監服刑16個月。 在反送中運動最熾烈的時候,他在獄中以一篇又一篇的書簡,道盡對時代的思索、憂慮,以及眼見香港社會走向極端的痛苦。

斗室關押不了自由的靈魂。辭去教職、被打入大牢,無疑是人生最陰暗的低點。陳健民教授卻挺住了內外的煎熬,體現了「安住當下」的抗爭哲學,留下了這本見證香港苦痛、反思過往與未來的獄中書簡。透過行動者與受壓迫者的第一手紀錄,我們看到的不是憤懟與孤恨,更可以看到受苦的高貴。這本書確實印證了昆德拉所說的,「這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摘录:

掌權者的喊聲

林鄭說批評中國法制不全、反對送中惡法的言論都是廢話,29那段話比我眼前以綠豆煮成糊狀的晚餐噁心百倍。

這位說自己在天堂已留了位的天主教徒,既在上帝面前不懂謙卑,又怎能期望她對著蟻民不狂莽?這麼多年來,我們只見過她在習總跟前溫柔敦厚。她是否真的視國家主席為政治偶像無從得知,但對著主子言聽計從卻是路人皆見。這些「有所求」的政客犀利的地方是會不斷催眠自己的良知,即使知道送中惡法禍港殃民,卻會說服自己,由她操刀總好過由68930之流來執行,至少香港不會死得太過慘烈。

在如斯情勢下,獄中的「更生服務」工作人員為我評估「再次犯事」的風險時,真是有點哭笑不得。在填寫評估問卷時,有幾條真是考起我來。其中一題是:「法律是公平的嗎?」且不去討論左翼對司法的批評(如財富在打官司的作用),單以目前香港的司法狀況來討論,我都不能贊成法律是公平的。

要知道通過法律的立法會並非全由民選產生,法律如何呈現民意?現實是法律是由行政機關制定的,因為法案都是由政府提交。而由於有功能團體議席,政府幾乎可確定得到建制派的支持(除非政府提出損害建制利益的法案)通過立法會一關。既然特首是由1,200人的親建制小圈子選出,她會提出損害建制利益的法案的機會微乎其微。

以《逃犯條例》修訂為例,政府為求商界立法會議員支持法案,不惜刪除九項可引渡的罪行。這種法律怎可叫做公平?更何況人大常委有解釋《基本法》的最終權力,無論對法律的憲法基礎有何爭議,最終仍是一個沒有民意基礎的人大常委說了算,法律自然可以被利用作為對異己的打壓工具。因此,即使我們有普通法、即使我們有司法獨立,沒有民主作為平衡,法律可變成社會控制工具,而不能平等制約政府與公民的權力,達至法治。

放下.走得更遠

獄中餐廳的餐桌是我閱讀和寫作的地方。最近香港因《送中條例》弄到沸沸揚揚,這裡即使有高牆阻隔,仍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心情起伏不定,最想做的是到球場跑步。

許多來信都關心我是否已購得運動鞋。上個月第一次發薪水,是兩星期的工資,有60多港幣。我花了一半工資買了一雙平價帆布鞋,其餘便買了兩罐牛奶、一包餅乾、一本相簿和兩張郵票。

蔡東豪來信說買跑鞋是最有價值的投資,「傾家蕩產」都要買。我知道他因為支持佔中曾受威嚇,在最身不由己的日子是靠跑步走出低谷。我生活在這監獄,不單所有窗戶都上了鐵條,連玻璃都不透明,看不到藍天,亦看不到星星。每天的作息都要循規蹈矩,走路時排成一排而行,不准談話等等。對於一個自由主義者,活在這樣幽暗規訓的世界,精神折磨可想而知。但跑步的時候,我看到蒼翠的遠山,我感受到空氣從面頰流過,我體驗一步一自由。

入獄之前,我參加了跑步班的一次特別聚會。教練馬拉Joe曾當傳道人和社工,後成為了全職長跑教練,本來已是不平凡的經歷。但當跑班愈來愈多學員時,他卻毅然放下一切,要和太太留日兩年,學習日本人對跑步的專注和投入。那天我們幾十位學員本要送他禮物與他餞行,誰知教練竟帶了他過往所有馬拉松獎牌,一塊一塊地送給每個學員,勉勵各人「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教練這種「放下」的精神感染每一個學員。班上一位先生本是大肥佬,重105公斤,去年6月和女兒聊天,女兒天真地說:「爸爸不要太早死去。」他自此放棄以往生活方式,矢志節食和跑步。經過多番磨練,他體重下降至80公斤,並在我入獄前三天在日本長野完成他人生第一次馬拉松,時間竟然在四小時以內!我收到此一消息,心裡非常激動,因為我還記得他憶述女兒的「溫馨提示」時,雙目含淚,哽咽良久。後來這師兄又傳來口訊,說希望將這塊意義重大的「初馬」獎牌送給我,為我們的運動打氣!

点击下载:《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

标签: 台版, 香港, 政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