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理由:每个时尚大牌都有很多传奇

奢侈的理由:每个时尚大牌都有很多传奇
奢侈的理由:每个时尚大牌都有很多传奇

奢侈的理由,在于品牌背后的故事。只有了解了品牌的历史文化,才能把一个购买过程变成发自内心的愉悦体验。

本书选择16个顶级时尚大牌,讲述它们的品牌创立和沉浮故事、家族和主要设计师故事、经典产品的故事,等等,供读者欣赏和感受品牌的文化与气质。

即便没有豪掷千金拥有那些奢侈品,阅读这些有趣的品牌故事,也足以让人发生一些改变。

陈星星,高校教师。曾是小编一名,爱提笔写字。对商业文化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略有心得,着有《最会谈判的中国人》等书。喜欢研究奢侈品文化,多年来搜集整理了不少品牌故事,现整理成册,与读者分享。

书摘部分:


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最精致的旅行哲学

创始人:路易·威登

品牌诞生地:法国巴黎

品牌总部:法国巴黎

品牌历史:1835年,14岁的小木匠路易·威登从法国东部某省到巴黎创业,1854年,他在巴黎开了第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皮箱店,并以其卓越的品质、别出心裁的创意和精益求精的工艺成为时尚旅行艺术的象征,产品曾经进入法国皇室,是上流社会的象征物。现在,路易威登隶属于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其产品不仅限于皮具箱包,而且涉足时装、珠宝、手表、名酒等领域,长久屹立于国际奢侈品行业翘楚之地。

历代掌门人:路易·威登是品牌创立者;第二代传人乔治·威登继承了家族传统,同时为路易威登增加了国际视野;第三代继承人卡斯顿·威登又为路易威登注入了新鲜感,更加注重艺术性和创新性。美国设计师马克·雅各布、日本创意天才村上隆等都曾为这个著名品牌效力。

一次改变命运的出走

巴黎曾被拿破仑·波拿巴称赞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19世纪,经过大革命洗礼的巴黎生机勃发,吸引了无数满怀抱负和才华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争相前往巴黎朝圣。

如巴尔扎克所说:“巴黎就像一座蛊惑人的碉堡,所有的外省青年都准备向它进攻。”其中自然是失意者众多,得意者也不乏其人。路易·威登是从外省来到巴黎寻梦的无数年轻人中的一个。1835年,一个14岁的男孩凭着在家乡为人称道的好手艺,来到巴黎闯天下,因为付不起车费,他在路上足足“走”了两个月。到巴黎之后,一文不名的路易·威登开始在一家行李箱作坊做学徒。

巴尔扎克的小说中说过,每个来到巴黎的外省人,都必须有自己的奋斗途径和钻营机会,否则就会被这个繁华的世界拒之门外。路易·威登是幸运的:他供职的这家行李箱作坊为皇室提供服务,他被推荐为皇室的打包工,他的女客户就是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

欧仁妮皇后是一个西班牙贵族的女儿,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她一见钟情。虽然这桩婚姻让公众感到意外,但欧仁妮皇后的美貌和优雅迅速征服了公众,她在任何重大场合都表现得大方得体,无可挑剔的风度折服了无数王公贵族。1867年,她曾和号称“欧洲最美丽的皇后”——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皇后,也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在萨尔茨堡举行了会晤。两人的美艳和风度谁更胜一筹?引起持久争论。

欧仁妮皇后性格热情,充满活力,对任何新奇的事物和奢侈的派头都非常热衷。即使离开巴黎,她也会参加派对、晚宴、野餐、运动等活动,并会带上适合各种场合的服饰,包括昂贵易碎的装饰品。

那个时候的欧洲女裙结构繁复,如何将精美琐碎的女式成衣妥帖地装进箱包,这是一项技术活。路易·威登就是凭借这个手艺迎来了人生的转机,他很快成了行业名人,高超的打包技术在上流社会流传开来。

路易·威登由此看到了商机,就是生产箱包,热爱出行的贵族们急需能够满足他们日常旅行需要的旅行箱。由此,路易·威登革命性地创作出了平顶皮衣箱。1854年,他在巴黎开了第一家店铺,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旅行用品。

1896年,路易·威登的儿子乔治·威登用父亲姓名中的简写L及V配合花朵图案,设计出久盛不衰的交织字母压花的品牌标识。

1914年,巴黎香榭丽舍大道70号,路易·威登当年创业的那家小店已经发展成了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旅行皮具专卖店。它如同一座艺术博物馆,成为巴黎时尚的丰碑,是巴黎最迷人的旅游景观之一。很多外地游客即使消费不起路易威登,也要到此一游,对他们来说,没有到过香榭丽舍大道,就不算真正到过巴黎;没有到过路易威登的总店,就不算真正到过香榭丽舍大道。

2009年7月22日,路易威登揭幕了新一季的核心价值广告,邀请了三位曾进行过太空之旅的人类精英联合出演。画面中,月亮澄净明亮,在沙漠的高处,长途跋涉的敞篷卡车早已破旧不堪,三位脸上遍布沧桑的宇航员坐在车上静静地仰望天空,满怀憧憬地凝望空中的月亮。在他们脚边,放着略显破旧的路易威登经典的旅行箱。广告标题颇含深意:“有些旅程永远改写了人类历史。”正与1969年初次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相呼应。

整则广告画面精美,寓意深刻,从创意来看,这是路易威登借由纪念人类征服月球40周年,以“个人旅行体验”为主题向“登月”这一对全人类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伟大旅程致敬。然而,广告情节之外的深远内涵却让很多熟悉路易威登历史的人心有所思,正如路易威登的解释,这是一种久远的怀念与期望。170多年前,品牌创始人路易·威登从外省到巴黎的一次远行,不但让他从乡下小木匠一跃成为箱包大师,更对人类主张“精致、舒适、自我”的旅行史影响深远。

路易·威登出生的这一年,正是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去世的这一年。拿破仑缔造的最强大的法兰西帝国,已成为明日黄花,让后人冥想凭吊,而路易·威登却延续着他的帝国精神,开创了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奢侈品牌——路易威登。从一个乡村小木匠到世界上最大奢侈品集团的创始人,没有人知道,如果当年14岁的路易·威登没有萌生去看看巴黎月亮的冲动,他的人生会如何发展,世界上还会不会有经典的路易威登?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和不同的地方也许确实有着不同的光芒。对梦想的绝不放弃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才是人生永恒的动力。

当箱包成为上流社会的象征

“金气”是可以用金钱来堆砌的,而“贵气”则需要时间去沉淀。奢侈品需要历史和文化的浸染,正是漫漫岁月的磨砺,使这些品牌背后形成了完整的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承。

欧洲宫廷是奢侈品文化的摇篮,皇宫中的皇帝、皇后,甚至是皇帝的情人和侍女的某些行为举止都成为众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其中又以法国皇室为最甚。

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亚·安托瓦内特热衷于头饰的创新,带动了一大批效仿者;拿破仑皇帝和他的皇后约瑟芬,更是身体力行,在宫廷内外提倡奢华的服饰风格;拿破仑三世的欧仁妮皇后确立了时尚的品位和高度,皇室的争奇斗艳使高级定制发展成一个行业,将法国推至奢侈品产业的最前沿。路易·威登为法国皇室服务的经历为即将诞生的品牌赋予了极高的附加值。

欧仁妮皇后当政的时候,是巴黎社交界最繁荣的时候,也是大批时尚奢侈品家族从个人作坊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品牌的关键时期,作为奢侈品的优质粉丝,欧仁妮打过交道的品牌着实不少。18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品牌依然屹立于时尚界的顶端。

1853年,娇兰为欧仁妮调制了皇家香露,从而被获准使用皇族标志的蜜蜂,至今,这只作为波拿马王朝标志的蜜蜂仍然可以在娇兰的包装上看到。还有珠宝品牌卡地亚,茜茜公主曾经定制过它的一鼎冠冕,拿破仑三世的妹妹也非常喜欢这个品牌,但还是欧仁妮的一张餐具订单,让卡地亚也打上了“法国皇家御用”的标记。从伦敦来到巴黎闯天下的穷小子查理·沃斯成为高级定制时装的创始人,从他开始,时装设计师不再隐身于服装之后,他的出现,让奢侈品是“有钱未必能买到的东西”这个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路易·威登的天才之处就在于他能准确地“发现”他的核心客户,他明白贵族的声望是无形资产,他深知,贵族们绝对不会只因为“实用”就成为某个品牌的拥趸,他们还要追求派头和身份。有人曾问起路易威登店里的一位服务员:“这个行李箱已经很沉了,如果装满了化妆用具,岂不更沉,贵妇们能提得动吗?”而服务员回答:“能用得起这种箱子的人,是不用自己提包的。”

皇室具有国家象征的符号意义,甚至一张画像、一种服饰搭配风格都是可以引领风潮的商业元素。比如欧仁妮皇后曾召集了大量能工巧匠扩建王宫,现在这些宫殿还是著名的观光胜地。皇后亲自参与设计的杜乐丽宫,充斥着精巧的雕花装饰和绘画,每一个角落都有独具匠心的细节,华丽而不夸张。这种设计风格在巴黎的各个城区都得到了忠实的体现——亚力山大桥上的人物雕像、拿破仑墓的拱顶、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的门栅栏等,经常能见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精巧雕琢。

路易·威登设计的箱包,从一开始就流露着皇室的尊贵和挑剔。他借鉴当时流行的精致繁复的美学风尚,以旅行的“实用主义”为基础,融入华贵雍容的皇家气派。欧仁妮皇后还曾亲自向他定做首饰盒。很快,路易威登的帆布箱开始风靡巴黎上流社会,成为贵族出行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御用品牌”都能风光无限,2008年,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英国高级女装品牌哈迪·雅曼服装店,曾经为英国女王设计了几乎所有重要场合的服装,却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边缘。路易·威登显然更富有商业头脑,他很早就具有品牌观念,他将店铺开在巴黎最繁华的大街上,在他的橱窗前,不但可以偶遇王室、贵族、政客、富豪等上流社会的人物,不少普通市民、学生甚至流浪者也可以对他的箱包任意品评。

1867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召开,拿破仑三世命令这届万国博览会必须超越此前的1862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当时,1500万游客蜂拥来到巴黎,路易·威登首次参会便拿了奖项,慕名而来的客户大增,他的客户遍及欧洲,路易·威登从宫廷走向商业化。在那个广告尚未普及的年代,产品的名望只能依靠口口相传,路易威登完全靠着使用者的口碑,跟随不同身份的主人,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印记。

带着路易威登去旅行

在人类生活中,旅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技术进步使地球越来越小,使旅程越来越快捷舒适。如果你是真正热爱旅行的人,那么你肯定会爱上路易威登,因为它的每一款产品,都体现着真正的旅行者对一次完美旅程的追求——让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方便、舒适、美好。

路易·威登家族的继承人乔治·威登和亨利·威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出两部伟大的作品——《从古到今的旅游》和《记忆中的行李箱》,在文化意义上强调了路易威登是旅行历史的产物的形象,这种品牌概念一遍又一遍地被阐释在路易威登的广告片中,并被广泛引用:“何为旅行?旅行不只是一次出行,也不只是一次假期,旅行是一次过程,一次发现,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旅行,不仅让我看到了世界,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在火车旅行还没有成为主流旅行方式的时候,坐着马车的旅行者对旅行包的要求只是能经受住暴晒、雨浸甚至马蹄的践踏。然而,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旅行家的步伐越走越远,他们对自己的旅行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不但要安全,更要方便、舒适。

伴随着“蒸汽革命”的轰隆声,火车逐渐成了上层社会贵族们出行的工具。路易·威登由此想到了对传统行李箱进行改造,他推出了大型平顶行李箱,材质是上等木材,并饰以猪皮和丝质布料。相比马车旅行时代盛行的圆顶行李箱,平顶箱可以层叠放在火车车厢内,箱内设有三个隔层,包含一个帽格以及专门放置内衣和配饰的分格。这样的设计尤其适合放置女士的旅行物品,能够满足优雅旅行者的要求,并免去了反复拆包与打包的烦恼。

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发家的新兴资产阶级成了欧洲上流社会的消费主流,而没落的贵族也急需社交性消费以证明他们残存的“上流”身份,人们需要将财富和各项科技成果应用在物质享受方面。“旅行箱是您身份的象征”,路易威登1921年的这句广告语,适时地打出“尊贵”概念,正满足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诉求。

接下来路易威登的变革亮点是软质和半软质皮具。本质上它们暗示着继承人乔治·威登已开始为汽车时代的到来做准备。软质和半软质皮具,采用耐磨、防水布料,独特的弧线型箱背设计,可以更好地贴合车身,方便叠放,能很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汽车乃至航空时代。

19世纪末,豪华远洋轮船开始行于海上,走得更快更远。邮轮旅行的历史曾经在泰坦尼克时代达到了辉煌,当时的社会上层人士无一不将乘坐邮轮旅行作为身份的象征。路易威登为船舱特别设计的行李箱及衣柜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1924年,路易威登开始推出船舱箱,它非常实用,直立高33厘米,可轻易放入船舱底部。

……

如果你对《奢侈的理由:每个时尚大牌都有很多传奇》一书感兴趣,可以在下面下载这本书的epub版本:

发表评论